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
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关注 > 健康 > 中药常识 > F >

粉瘤菌

来源: 编辑: 时间:2019-07-11
导读: “中药材粉瘤菌”是【中药养生】下的一篇文章,主要讲述:粉瘤菌 【药材名称】粉瘤菌 【拼音】Fěn Liú Jūn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假丝菌科真菌粉瘤菌的子实体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ycogala epidendrum(L.)Fr.[Lyco}产地,功效,照片,别名等

粉瘤菌

【药材名称】粉瘤菌

【拼音】Fěn Liú Jūn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假丝菌科真菌粉瘤菌的子实体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ycogala epidendrum(L.)Fr.[Lycoperdon epidendrum L.]

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【原形态】子实体为块状复孢囊,密集或散生。近球形,无柄,直径2-15mm。粉灰色、青褐色至灰褐色,包被薄,上有小疣。假孢丝系分枝、薄壁,有横皱褶、半透明至淡黄色的小管,直径8-30μm,顶端圆钝。孢子半透明,成堆时肉色,具小疣,直径5-7μm。

【生境分部】生态环境:生于阔叶树腐木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北、华东及吉林、河北、山西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
【性状】性状鉴别 子实体球形、类球形、椭圆形、卵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,无不育柄,直径2-15mm。包被薄而粗糙,粉灰色、青褐色或灰褐色,有明显的疣状突起。孢体淡黄色,紧密有弹性,内有分枝的丝状物。气微,味淡。

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:灰褐色。假孢丝分枝状,淡黄色,透明或半透明,直径8-30μm,顶端圆钝,表面有皱纹和疣状突起。孢子半透明,具细小疣状突起,直径5-7μm,成堆时呈肉色。

【化学成分】含脂肪酸,聚乙炔甘油三酯类(polyacetylene triglyceride)及二苯咔唑类(dibenzocarbazole)化合物。

【性味】淡;微寒
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消炎。主粘膜发炎
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:适量,敷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责任编辑:

打赏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
上一篇:粉条儿菜
下一篇:粉绿益母草

网友评论:

Copyright © 珠海在线新闻资讯频道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5450号-2
本站所有资讯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QQ:309042019 技术支持在线学电脑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