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
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关注 > 健康 > 中药常识 > T >

突厥雀

来源: 编辑: 时间:2019-07-11
导读: “中药材突厥雀”是【中药养生】下的一篇文章,主要讲述:突厥雀 《中药大辞典》:突厥雀 鹅鸠、寇雉(《尔雅》),沙鸡(《尔雅义疏》)。 【出处】《本草拾遗》 【来源}产地,功效,照片,别名等

突厥雀

《中药大辞典》:突厥雀

【药材名称】突厥雀

【拼音】Tū Jué Què

【别名】鹅鸠、寇雉(《尔雅》),沙鸡(《尔雅义疏》)。

【出处】《本草拾遗》

【来源】为沙鸡科动物毛腿沙鸡

【原形态】雄鸟体长约40厘米。嘴蓝灰色。虹膜暗褐。头顶前部、眉纹及头侧纯黄色;头顶后部及后颈棕灰;颈侧灰色;喉和后颈基处两侧的块斑均锈红色。上体砂棕色,满杂以黑色横斑;肩羽与背相同,但其先端在黑斑间还杂以栗灰色斑。尾上覆羽的杂斑在羽端处沾蓝灰色。两翅的覆羽和三级飞羽均砂棕色;三级飞羽杂以蓝灰以至黑色的不规则状斑纹;中覆羽先端缀以黑色圆斑;大覆羽外翈先端深栗色,前后各羽相骈,形成一条栗带;初级飞羽大都为蓝灰色,第一枚形特尖长,末端呈丝状。尾大都呈砂棕色,具灰和黑色斑纹,中央尾羽特别延长,延长部形甚细尖而呈蓝灰色;羽干黑褐色;外侧尾羽羽端缀白。胸灰棕色;下胸贯以一道淡棕色带,其中杂以数条黑色细斑;腹淡砂棕色中央具一大形黑块;覆腿羽和尾下覆羽白色;较长的尾下覆羽具一条暗灰羽干纹;腋羽白而缀以黑端。脚仅三趾,无后趾,上被羽毛;爪黑色。雌鸟羽色相似,但头、颈和背部白色。

常在开阔地带结群觅食。主食植物种子。

【生境分部】繁殖于新疆、甘肃、内蒙古一带;冬季见于东北地区南部及河北、山东等地。

【性味】《纲目》:"甘,热,无毒。"

【功能主治】《本草拾遗》:"补虚暖中。"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煮食。

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突厥雀

【药材名称】突厥雀

【拼音】Tū Jué Què

【英文名】Pallas' Sand Grouse

【别名】鵽鸠、寇雉、沙鸡半鸡子、沙半鸡

【出处】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沙鸡科动物毛腿沙鸡的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yrrhaptes paradoxus(Pallas)

采收和储藏:一般冬季捕捉,捕杀后,去其羽毛及内脏,取肉鲜用。

【原形态】毛腿沙鸡,体形似鸽,体重250g左右。嘴似鸟,翅形尖长。中央1对尾羽特长。头顶前部、眉纹及头侧纯黄色;头顶后部及后颈棕灰,颈侧灰色,喉和后颈基部两侧的块斑均锈红色。上体砂棕色,满杂以黑色横斑。初级飞羽第1枚极尖长,末端呈丝状。尾亦砂棕色。下体砂灰棕色,中央有一大形黑块。虹膜暗褐色;嘴蓝灰色;脚具三趾,被羽毛,爪黑色。

【生境分部】生态环境:栖息于开阔的草原或沙漠地带。主要食各种草籽和嫩芽。惊吓时能迅速飞短距离,但飞不高。巢营于沙土地浅窝。每窝产卵3枚,卵壳黄色或褐灰色,并杂以大小不等的红褐或紫褐斑,其上缀以紫灰色细点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内蒙古、河北、甘肃、新疆、山东等地。

【性味】味甘;性热

【归经】脾;胃经

【功能主治】补中益气;暖胃健脾。主脾虚泄泻;胃寒呃逆;肢体倦怠;脱肛;崩漏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煮食,1只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责任编辑:

打赏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
上一篇:秃鹫
下一篇:糖橘红

网友评论:

Copyright © 珠海在线新闻资讯频道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5450号-2
本站所有资讯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QQ:309042019 技术支持在线学电脑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