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
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关注 > 健康 > 中药常识 > Y >

迎春花叶

来源: 编辑: 时间:2019-07-11
导读: “中药材迎春花叶”是【中药养生】下的一篇文章,主要讲述:迎春花叶 《中药大辞典》:迎春花叶 【药材名称】迎春花叶 【拼音】Ynɡ Chūn Huā Y 【出处】《纲目》 【来源】为木犀科植物 迎春花 的 叶片 ,5~7月采收。 }产地,功效,照片,别名等

迎春花叶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迎春花叶

【药材名称】迎春花叶

【拼音】Yínɡ Chūn Huā Yè

【出处】《纲目》

【来源】为木犀科植物迎春花叶片,5~7月采收。

【原形态】植物形态详"迎春花"条。

【化学成分】叶、枝含丁香甙、迎春花甙及迎春花苦味质。

【性味】《纲目》:"味苦涩,平,无毒。"

【功能主治】治肿毒恶疮,跌打损伤,创伤出血。

①《纲目》:"治肿毒恶疮。"

②《陕西中草药》:"活血散毒,消肿止痛。治跌打损伤,刀伤出血,无名肿毒。"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2~3钱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

【复方】治肿毒恶疮:迎春花叶阴干研末,酒服二、三钱,汗出便瘥。(《卫生易简方》)

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迎春花叶

【药材名称】迎春花叶

【拼音】Yínɡ Chūn Huā Yè

【出处】出自《本草纲目》。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木犀科植物迎春花如的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.

【原形态】落叶灌木,直立或匍匐,高0.3-5m。小枝四棱形,棱上多少具狭翼。叶对生,三出复叶,小枝基部常具单叶;叶轴具狭翼;叶柄长3-10mm;小叶片卵形、长卵形或椭圆形、狭椭圆形,稀倒卵形,先个端锐尖或钝.具短尖头.基部楔形,叶缘反卷;顶生小叶片较大,长1-3cm,宽0.3-1.1cm,无柄或基部延伸成短柄,侧生小叶片长0.6-2.3cm,宽0.2-1cm,无柄或基部延伸成短柄;单叶为卵形或椭圆形,有时近圆形。花单生于去年生小枝的叶腋,稀生于小枝顶端;苞片小叶状,披针形、卵形或椭圆形;花便长2-3mm;花萼绿色,裂片5-6枚,窄披针形,先端锐尖;花冠黄色,径2-2.5cm,花冠管长0.8-2cm,宽3-6mm,向上渐扩大,裂片5-6枚,长圆形或椭圆形,长0.8-1.3cm,宽3-6mm,先端锐尖或圆钝;雄蕊2,着生于花冠筒内;子房2室。花期4-5月。

【生境分部】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灌丛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。各地有栽培。

【性状】性状鉴别 叶多卷曲皱缩,小叶展平后呈卵形或矩圆状卵形,长1-3cm,先端凸尖,边缘有短睫毛,下面无毛,灰绿色。气微香,味微苦、涩。

【化学成分】叶中含有毛蕊花甙(verbascoside),金石蚕甙(poliumoside),连翘脂甙(forsythoside)B[1]。

【性味】苦;性寒
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;利湿;解毒。主感冒发热;小便淋痛;外阴瘙痒;肿毒恶疮;跌打损伤;刀伤出血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0~2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捣敷。

【各家论述】1.《本草纲目》:治肿毒恶疮。

2.《陕西中草药》:活血散毒,消肿止痛。治跌打损伤,刀伤出血,无名肿毒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责任编辑:

打赏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
上一篇:迎春花
下一篇:迎春花根

网友评论:

Copyright © 珠海在线新闻资讯频道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5450号-2
本站所有资讯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QQ:309042019 技术支持在线学电脑
Top